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出版视点
易中天:《中华史》能够弥补中国历史读物的空白
时间:2013-07-11 23:29:19  来源:   作者:

近日,一本《易中天中华史》搅热了整个文化圈,“隐退”多年的易中天再次高调复出,为了宣传新书,他频频出现在大众和媒体面前,该书的出版方、果麦文化传媒公司总裁瞿洪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:“易老师不缺钱也不缺名,他再次出山只是因为他有兴趣。”但在被追问易中天的稿费数额时,瞿洪斌笑称这是商业机秘,“易老师稿费的准确数额我不能说,但应该能过亿。”

有病还是有志?

近几年,易中天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,很多人都在说65岁的易中天过上了退休生活。今年2月,CCTV1一档名为《一起聊聊》的全新民生类访谈节目亮相,大家发现主持人竟然是易中天,这引得不少读者大跌眼镜,惊叹“学术明星”转行做节目主持人,有点难以接受。

两个月前,易中天在微博上发布名为“我为什么要从女娲写到邓小平三十六卷本《易中天中华史》致读者”的长篇文章,宣布将用6年时间,重写跨度达3700年的中华史。易中天要做当代司马迁?此事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。

易中天此时宣布将推出《易中天中华史》,似乎是在回应那些指责他“不务正业”的读者。易中天在那天的微博上写道:“2012年3月,《易中天中华史》方案启动,策划和预备期长达一年。在此期间,我对外宣布‘休假式治疗’,实际专一写作。它的出版,则是一个‘五年计划’”,“我们的设想,是从2013年5月起,每季两卷与读者见面,至2018年出齐三十六卷。”

而针对易中天想要花6年时间重写“3700年中华史”的说法,安徽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丁怀超就在易中天微博底下留言:“要么易中天教授精神发生了问题,或者是我自己的精神发生了问题。”丁怀超认为这样的“大历史”书难以被人细读:“也许能够博得一时叫好,却无法自立于史书丛林之中。易老师著作已经等身,引人收藏细读者有几种?与其如此疯狂的写那么多书,莫如五年写出一本书来。”

网友也认为,易中天视角的中华史是一家之言,虽然写得有趣味,但无法避免片面性。还有部分网友对出书进程和质量表示质疑:每个季度出两卷的话,每卷多少字?会不会是“粗制滥造”的“历史泡沫剧”?

为了《易中天中华史》,易中天二次出山,在一片“有病”的起哄声中,易中天坚称这是“有志”。

而针对各界的激烈的言论,瞿洪斌看来,都是正常的反应:“易老师对这本《易中天中华史》抱有很大的期待,他认为这本书能够弥补中国历史读物的空白,用易老师的原话说那就是‘这是我一生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作品’,这本书将会成为他今后生活和工作的重心。”

新生的“玄幻作家”

梦中惊醒后,女娲开始造人。

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。天边血红的云彩里,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,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;另一边是月亮,生铁般又白又冷。二者之间,是忽明忽灭的星星,和来历不明的浮云。

……女娲是一只大青蛙。不对吧?女娲不是蛇吗?在《山海经》,在画像石,女娲和伏羲一样,都是“人首蛇身”。而且他们的蛇尾还缠绕在一起,分明是准备传宗接代的意思。表面上看,这没有错,因为蛇可以变成龙,蛙就不行。如果女娲是蛙,“龙的传人”岂非成了“蛙的传人”?女娲怎么会是蛙?又怎么可能是蛙?因为她原本是蛙。

……以上的文字来自于《易中天中华史》第一章《夏娃造反》第一节《创世》,这段风格近似于玄幻小说的开头,让很多学者跌破眼镜。

《易中天中华史》,将从中华文明的神话人物写起,开创性地以全球视角,从女娲写到邓小平,为读者详细讲述3700年的中华正史。易中天说,这样的写作方法是“走格子”。“这是从迪弗的《石猴子》那里学来的,原本是一种搜集证据的刑侦手段,却正好用来破译中华文明的‘达·芬奇密码’。使用的证据,是文献、文物、文字。文献尽可能采用正史和学术界公认的可靠典籍,更以文物和文字为据。因为文物不会撒谎,甲骨文和金文更是铜证如山。”

瞿洪斌认为,这种文字风格正是易中天所苦苦追求的完美改变:“其实,一开始时,易老师采用的文字风格也和一般的历史读物一样很严肃很认真,但写出来后感觉比较枯燥,于是易老师三易其稿,终于改头换面,用这种打破年龄界限的文字来书写历史,我们觉得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迅速地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。”

事实上,易中天选择玄幻式的风格开头,还因为远古时期的历史考据着实有限,“大家等着看吧,这本书越往后就越精彩,当然文风方面也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,绝不是常见的文风,会让读者惊艳的。”瞿洪斌信心满满。

易老师不是普通人

2006年,易中天登陆央视《百家讲坛》,凭借“品三国”系列节目一炮走红。之后,他成为社会宠儿,每每语出惊人,引得关注无数。后来,他就成了“学术超男”。再往后,他所到之处必引发“人山人海,红旗招展”,很多热情的粉丝呐喊尖叫。一次,一群狂热的小粉丝打出写着“易中天骨灰级粉丝”的横幅,让到场的易中天大惊失色,连忙询问身边人“骨灰级”三字为何意?再之后,易中天宣布自己要过退休生活,拒绝一切活动及采访。

“在我看来,易老师不是普通人,他不愿意活在人们的惯性思维里。”瞿洪斌这样描述易中天。“以前的历史书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,也难得与其他文明相比较,因此易老师重写中华史的初衷就是为了明确回答什么是中华根、什么是中华梦、什么是中华魂。而以往的历史书都是高高在上的,曲高和寡,这样就把读者全部挡在了门外。而易老师的书通俗易懂,可以说弥补了历史通史的空白。至于全书的主题,可以概括为一句话:三千七百年以来,我们的命运和选择。”

“当然,关于《易中天中华史》有许多争议,除了对书学术方面的争议,还有些来自于对书作者的争议。有些人质疑这本书到底是不是易中天所写,在这里,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,这本书没有任何枪手,每一个字都是易老师所写,当然,我们为易老师组织了一个顾问团,由历史学家、律师、出版人及媒体人构成,而易老师自己也有学生和助手会帮助他做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,但大家对他起的都是协助作用,没有人代替他写任何一个字。”

中国新闻网

本报记者陈磊

地址:北京市大兴区首邑上城38号楼2单元902室 邮编:102600
手机:13641317931 电话:010-61219190 邮箱:bjhanmo@163.com
QQ:349689318 103199698 14143409
京ICP备10008217号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