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内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:很多民营图书策划人不是做原创文学起家的,就是做励志书出道的。这样说虽然有以偏赅全之嫌,但确实概括出了我国图书市场的一种现象。因为唯有原创文学和励志书的市场门槛低,就如风险投资一般,只要探索出成熟模式就可以在短期内获得丰厚的回报。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,市场上除了一些纯粹的励志图书外,社科、文艺、人物传记等也纷纷打出了“励志”的招牌,全民励志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。2008年,励志、自我完善类图书销售额在卓越亚马逊大幅增长,特别是在重点城市体现得尤为明显。
经典励志最好卖
“公版书像一座巨大的宝库,从中挖掘出适合的文本,就可以变‘废’为‘宝’。”某图书策划人这样总结自己运作励志书的经验。
即使采用同样的文本,第一个版本往往是最经典、最好卖的。如哈尔滨出版社的《致加西亚的信》、华文出版社的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、中央编译出版社的《沉思录》,都是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客。虽然前两本书已经出版多年,但目前每个月仍有7000~8000册的出货量。
《致加西亚的信》、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的策划方——北京弘文馆出版策划有限公司的营销主管王溪桃认为,由于人际传播在励志书的销售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,一旦出现好口碑的经典版本,其装帧设计、定价和相应的出版社就成为被读者广泛认可的一种经典标志,且轻易不会更换。据了解,吉林文史出版社的常销励志书《男人来自火星•女人来自金星》就曾因为改版更换封面,造成销量下降,最后不得不将封面换回原来的样式。
除了经典著作、经典版本的励志书卖得好,励志书的品牌作者也有非凡的号召力。接力出版社在2008年岁末推出刘墉的新书《世说心语:刘墉处事秘笈》已经登上今年1月份开卷励志书销售榜单的第二位。该书的责任编辑朱娟娟介绍,刘墉作为励志图书的品牌作者,他的每部作品的平均销量达到了20万册。《世说心语:刘墉处事秘笈》是依托凤凰卫视《世说心语》节目推出的第一本书,媒体的影响力再加上刘墉定期到全国各地的演讲活动,通过多年来精心经营,“刘墉”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。
跟好潮流也成功
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大多是市场的宠儿,在励志书的市场上,跟风“吃螃蟹的人”也不乏成功者。
中国纺织出版社将2009年励志类板块选题分为五大类,分别是女性励志、职场励志、大众励志、温情励志和财经励志。该社综合图书二部编辑主管林少波介绍,不同细分类别的励志书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:有每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的心灵鸡汤式,有突出主题的口号式,有“穷爸爸、富爸爸”的对比式,也有经典励志图书的解读式……这些操作模式有时候就是跟风“攒”书。实践证明,只要把握好选题的切入点,对同一主题的选题深入挖掘,跟上潮流也能取得较好的市场反应和销售业绩。
2008年,“20几岁……”成为励志类图书市场上最大的热点主题,随着畅销书《20几岁,决定女人的一生》的火暴,在这一年里,虽然有关“20几岁”的新书多达30种,但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。如纺织社出版的《二十几岁决定人的一生》就曾持续上榜。弘文馆2008年策划的“14种励志文库系列”都是公版书,其中《智慧书》的销售情况最好,这是由于该书在装帧设计上借鉴了《沉思录》的设计风格。
2008年年底,中国城市出版社以12万美元引进全球超级畅销书《秘密》,该书凭借独特的心灵励志风格,目前已位居开卷畅销书排行榜前列。
面对竞争对手跟风抄袭的局面,很多出版机构积极推动品牌励志套书的发展。这样,一方面可以加速出版的效率,不给竞争对手留下跟风的空间;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规模效应,进一步强化了套书的品牌。
直销团购很重要
虽然励志书产品众多、竞争激烈,但由于读者面广,不少励志书每年的销量都达到2万~3万册,更有不少励志书成为销量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。励志书对读者来说卖的是理念,对于出版方来说卖的则是渠道。
王溪桃认为,励志书的语言简单、道理浅白,其读者的受教育程度不需要太高,所以超市、综合卖场成为励志书销售的重要渠道。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和龑介绍,该社2008年的发行渠道中,馆配和主渠道、网店和直销渠道各占50%,其中主渠道以大书城的零售为主,团购和直销则是该社今年发行工作的重点。
纺织社总结出团购图书的8大模式和10大关键词,其中模式包括理念式、口号式、问句式、导向式、并列式、借力式、数字式和修订式;关键词包括工作、员工、企业、责任、公司、忠诚、执行、心态、精神和方法。虽然励志书是团购针对的一部分,但职业培训图书才是企业团购的重要部分,在团购市场的开发上,还需要不断地加强针对性。
励志书主打的直销渠道还包括类似于“安利”的直销团队和一些宗教团体。这些销售团队和文化团体一般会成立自己的书友会,列出他们的推荐书单,甚至还建有内部的销售渠道,而以“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职业精神”为主题的励志书则符合这些渠道的需求。这些直销团队一方面对图书的内容有自己的一套要求和标准,另一方面对入选图书也有很强的推广、消化能力,所以,抓好直销对出版社很有利。